
宋律师,北京医疗事故纠纷律师,现执业于***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name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21世纪初期,中国大陆在医疗损害和医患纠纷方面至少发生了这些综合变化——
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单一模式被打破
2002年以前,各地法院通过判例和指导意见的方式冲破的束缚,在受理医疗纠纷案件上不再以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为前提;赔偿数额不再受规定的死亡赔偿3000元上限的限制。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了“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的过错推定原则;规定了单方委托鉴定等鉴定形式;规定了鉴定人应当出庭的制度。
2002年,国务院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成员“过半数通过”鉴定结论、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摘自
我们生活中最离不开也最不愿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医院了。近年来,医疗纠纷不断的发生,医患关系紧张僵硬。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目前一个难解决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下面让快车君告诉大家,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发生纠纷的一般解决程序
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组织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并形成文字材料。
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一般会再次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会建议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如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双方自行协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都不是必经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
医患双方协商调解
协商通常是医患双方直接商谈,不存在第三方,所以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容易找到对医疗行为、医疗结果及其原因认识的分歧点和解决纷争的关节点,从而快捷地解决争议,节省双方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所需要的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向法院提起诉讼
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当事人在遇到医疗纠纷是最后的选择。通过法院对案情的客观分析与看待,公正的处理医院与当事人双方之间的矛盾,这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最后防线。
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医疗纠纷具体的程序
诉前准备工作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